排行 玄幻 奇幻 武俠 仙俠 都市 曆史 軍事 遊戲 競技
繁體小説網
玄幻 奇幻 武俠 仙俠 都市 曆史 軍事 遊戲 競技 科幻
  1. 繁體小説網
  2. 其他小說
  3. 回到明朝鬥朱棣
  4. 第15章 朱家千裏駒

第15章 朱家千裏駒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

  “回萬歲爺的話,吳王殿下天不亮就起床了!”

  禦案上奏摺堆積如山,朱元璋埋首在浩瀚的奏摺裏,一邊看著奏摺,邊聽著宮人的回報。

  他是萬人之上的皇帝,大明的宮城在他這裏沒有秘密,隻有他想知道。

  “天不亮就起來了?”朱元璋看著奏摺的手一頓,問道,“他起那麽早乾什麽?”

  回話的宮人說道,“當時王八恥問吳王,殿下為何起的如此早。吳王說,古人聞雞起舞,身為皇明嫡孫,不敢放縱倦怠!”

  “嗬嗬!臭小子!”朱元璋臉上露出慈愛的笑容,隨後又有些驕傲,“聞雞起舞,這股自律的勁頭,隨咱!”

  宮人繼續說道,“吳王殿下起床後,先是用冷水洗漱一番。”說著,看看朱元璋,繼續說道,“殿下說,冷水洗了有精神,當年陛下征戰之時,哪有熱水毛巾可用?寒冬臘月都是冷水!”

  “嗬!”朱元璋又笑了起來,“咱打仗那時候,哪有功夫洗臉!”

  宮人低頭笑笑,繼續說道,“隨後,吳王開始在院中練武,練的什麽奴婢說不上來,但聽說是為了強身健骨,鍛鍊肌肉的法子。練了差不多半個時辰,又打了一通拳法!”

  “什麽拳法?”朱元璋看著奏摺問道。

  “奴婢該死,吳王練的什麽拳,奴婢也說不上來。但是奴婢看著,有殺氣!”

  “嗬!”朱元璋再次笑出聲,“你一個深宮中的閹人,知道什麽是殺氣?”

  “練完之後,吳王喝了一碗小米粥,吃了三個素餡的包子”

  “素的?”朱元璋放下奏摺抬頭,“禦膳房乾什麽吃地?給皇孫送素包子,膽大包天!”

  “陛下!”宮人跪下磕頭說道,“吳王殿下的早餐一共十六種,奴婢幾個膽子敢怠慢,是殿下說,如今身在孝中,不能吃葷的,要給太子”說著,看看朱元璋,繼續小聲道,“吳王說,雖然不能給太子守孝三年,但是吃素也可以替”

  “胡說八道!”朱元璋直接把奏摺扔在禦案上,站起身,“他正是長身子的時候,早起練武強健筋骨,不吃葷的怎麽行?”說著,咬牙罵道,“混小子,這股子強勁兒和他爹一個樣!”

  又看看瑟瑟發抖的宮人,“你接著說!”

  “後來吳王換好了袍服,沒坐軟轎,帶著幾個侍衛去了大學堂。”

&em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sp; “吳王和幾位學士說,以前辜負了祖父期望,辜負了年華,也辜負了老師,以後要迎頭趕上。還給幾位學士,行了弟子禮。”

  說著,宮人頓了頓,繼續說道,“幾位學士都誇讚吳王!”

  “誇什麽?”朱元璋問道。

  “誇吳王為人謙遜,是賢王!”

  “哦?”朱元璋可是知道這幾位翰林學士的脾氣,軟硬不吃的讀書人,朱允熥幾句話就被他們如此誇獎?

  接著,朱元璋站起身,“走,去大學堂看看!”

  “來人,陛下出門,趕緊伺候!”

  太監總管黃狗兒,趕緊招呼宮人上前。

  “一邊去!”朱元璋不耐煩的趕走,背著手,帶著侍衛大步流星的出門。

  轎子,朱元璋一輩子都沒做過那個玩意。

  他這輩子,要麽是騎馬,要麽是走路。

  年少時用雙腿遊曆大好河山,化緣。

  成年後策動戰馬奔騰四方,征戰。

  轎子,娘們才做那玩意兒!

  儘管已是鬚髮皆白,六十多歲的年紀,但是朱元璋龍行虎步,一點不比年輕人腳步慢。

  沒一會就到了 皇子皇孫讀書的大學堂,剛邁步進門,就聽裏面傳來朱允熥的聲音。

  苛政,猛於虎也!

  朱允熥看著面前,對他的表現有些驚奇的齊泰繼續說道。

  “元之亡在於苛政,橫征暴斂。不知民間疾苦,不顧百姓死活。當年我朱家定居在淮西,天災**顆粒無收,可是官府不但不救濟災民,反而繼續加稅,最終導致民不聊生,盜賊四起!”

  “面對各路義軍,朝廷不但不招撫,不懷柔,反而一地反殺一地,一城反屠一城,如此暴政天下百姓寒心,豈能不反!”

  “至於齊先生所說的 不修德行也是一方面,大元打壓漢人,防備漢人。原金國境內的漢人為北人,宋朝之內的漢人為南人,無論是科舉還是做官,南人皆難上加難。”

  “士人得不到上升的途徑,漢人長期被歧視對待。官府**不堪,中樞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隻知道奢侈享樂,加稅加稅。土地都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百姓動輒成為流民。”

  “這些流民聚在各路義軍之下,成為取之不儘的兵員。地方的豪強和朝廷離心離德,最終導致了大元分崩離析!”

  “一個國家,要讓底層的人民有向上的通道,要保持社會的穩定讓百姓有飯吃,要開展基礎建設,治理水患積極屯田。一個國家,要有包容四海的胸懷,皇爺爺曾說過,無論蒙漢苗黎都是大明的子民,要一視同仁”

  朱允熥侃侃而談,周圍人越聽越是心驚。

  這些翰林學士如何不懂得元亡的道理,若論追究元朝滅亡的根源,他們說的比朱允熥好。

  可是朱允熥的觀點和眼界卻超過了他們,甚至許多是他們都沒想到的方面。而且,他們是從臣子的角度考慮,朱允熥此時所說,似乎是站在君王的角度一樣。

  想想以前的朱允熥,再看看現在的朱允熥。

  翰林學士們嘖嘖稱奇,窗外方孝孺連連點頭,看著朱允熥眼神中的欣賞溢於言表。

  中樞舍人劉三吾捋著長鬚若有所思的同時,也在暗暗讚歎。

  吳王這番話,怕是那些六部尚書也不一定能在倉促之間說出來。

  見解獨到,眼光長遠,心思縝密,看清了大元的問題,看清了民間的問題,總結了大元的弊政。

  皇族子弟,學問隻是一方面,但是治國的才能和眼光纔是最重要的。

  聽著聽著,劉三吾,不由得又想起朱元璋那句話。

  “熥兒,吾家千裏駒也!”

  光是聽他對大元滅亡的觀點,就不是千裏駒這麽簡單。

  忽然,劉三吾想到了皇帝對於皇儲一事的看法。

  看朱允熥的眼光頓時變了。

  莫非,皇帝的意思,皇太孫立吳王?

  想著他看看前排,一臉沉思的朱允炆,陷入沉思。

  一時間連皇帝來了身邊,他都沒發覺。

  聽到腳步,剛回身,就見到朱元璋那張笑得見牙不見眼的臉。

  “臭小子,想的好,說的好,都說到咱心裏去了!”

  朱元璋心中想到,作為出身最貧苦的皇帝,他和朱允熥的看法一樣。

  什麽德行,什麽禮節,什麽禮儀其實都是扯淡。

  當一個國家,不能讓百姓吃飽,不管百姓的死活,百姓一定會造反。

  “你!”朱元璋在劉三吾耳邊輕聲道,“考考他!”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離心離德,最終導致了大元分崩離析!”

  “一個國家,要讓底層的人民有向上的通道,要保持社會的穩定讓百姓有飯吃,要開展基礎建設,治理水患積極屯田。一個國家,要有包容四海的胸懷,皇爺爺曾說過,無論蒙漢苗黎都是大明的子民,要一視同仁”

  朱允熥侃侃而談,周圍人越聽越是心驚。

  這些翰林學士如何不懂得元亡的道理,若論追究元朝滅亡的根源,他們說的比朱允熥好。

  可是朱允熥的觀點和眼界卻超過了他們,甚至許多是他們都沒想到的方面。而且,他們是從臣子的角度考慮,朱允熥此時所說,似乎是站在君王的角度一樣。

  想想以前的朱允熥,再看看現在的朱允熥。

  翰林學士們嘖嘖稱奇,窗外方孝孺連連點頭,看著朱允熥眼神中的欣賞溢於言表。

  中樞舍人劉三吾捋著長鬚若有所思的同時,也在暗暗讚歎。

  吳王這番話,怕是那些六部尚書也不一定能在倉促之間說出來。

  見解獨到,眼光長遠,心思縝密,看清了大元的問題,看清了民間的問題,總結了大元的弊政。

  皇族子弟,學問隻是一方面,但是治國的才能和眼光纔是最重要的。

  聽著聽著,劉三吾,不由得又想起朱元璋那句話。

  “熥兒,吾家千裏駒也!”

  光是聽他對大元滅亡的觀點,就不是千裏駒這麽簡單。

  忽然,劉三吾想到了皇帝對於皇儲一事的看法。

  看朱允熥的眼光頓時變了。

  莫非,皇帝的意思,皇太孫立吳王?

  想著他看看前排,一臉沉思的朱允炆,陷入沉思。

  一時間連皇帝來了身邊,他都沒發覺。

  聽到腳步,剛回身,就見到朱元璋那張笑得見牙不見眼的臉。

  “臭小子,想的好,說的好,都說到咱心裏去了!”

  朱元璋心中想到,作為出身最貧苦的皇帝,他和朱允熥的看法一樣。

  什麽德行,什麽禮節,什麽禮儀其實都是扯淡。

  當一個國家,不能讓百姓吃飽,不管百姓的死活,百姓一定會造反。

  “你!”朱元璋在劉三吾耳邊輕聲道,“考考他!”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