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 玄幻 奇幻 武俠 仙俠 都市 曆史 軍事 遊戲 競技
繁體小説網
玄幻 奇幻 武俠 仙俠 都市 曆史 軍事 遊戲 競技 科幻
  1. 繁體小説網
  2. 都市小說
  3. 末世小姐姐求生指南
  4. 第3章 2000公裡

第3章 2000公裡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北極點位移的測定結果”。

蘇淩堅定的說道。

“從1831年人類首次測定北極點位置以來,北極點已經向東南方向漂移了2000公裡左右的直線距離。不過,1831年到1990年這159年裡,北極點移動的還比較溫和,每年15公裡左右的偏移量,其實並不明顯。”

“可是從1990年到2020年,僅僅30年的時間,北極點就漂移了1500公裡的直線距離。特別是近兩年更是到達了2000公裡的位置。”

“多項數據研究表明,磁極位移幅度陡然上升和近年地質災害增多呈現正相關的關係。”

“而且磁場整體移動,也同時影響著大氣變化,這次寒潮大規模南下就是磁場位移導致的”。

說話間,蘇淩從隨身檔案袋裡拿出一打資料遞給了程東,接著說道。

“去年下半年,我們還監控到南太平洋上短時期出現了磁場裂隙。這說明地球磁場已經開始發生重大變化”。

程東看著資料上一張磁場裂隙的衛星圖片,不由脊背生寒。

特別是那道巨大的磁場裂隙,勾勒出一道詭異而恐怖的弧線。

“這可能就是死神的微笑吧”。

程東這麼想著,表情凝重的繼續開口問道。

“蘇博士,接下來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挽救人民於災難”。

程東真誠的向蘇淩請教,蘇淩也不做保留,認真的繼續說道。

“根據數據模型推演,我們即將面對的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大對調,也就是說藍星未來的幾十萬年裡都會失去磁場保護。”

“失去磁場,太陽風暴會吹散大氣層,蒸乾大海。沒有了大氣的調節,藍星的溫差會變得和月球一樣,僅僅是日晝溫差,就有可能達到三百度以上。”

“所有生物都將因缺少大氣層的保護,無法呼吸,並徹底暴露在太陽風暴和宇宙射線之下,物種大滅絕在所難免”。

“不過眼前幾年,我們需要面對的是馬上到來更加極端的極寒和極熱,部分地區會嚴重乾旱或洪澇,地震海嘯也會頻發,這個週期大概會堅持三十到五十年。”

“未來這半個世紀,我們一邊要面對天災,一邊要參考月球環境,建立起龐大的藍星太空基地,甚至還要組織向火星移民,纔有可能維繫人類文明的火種。這半個世紀將是我們人類對抗天災的最後機會。”

“具體內容我會和溫老牽頭,發動各領域專家進言獻策。”

“好,我馬上向上級反映。溫老,各位專家,今天的會議到此結束,我會安排工作人員護送大家回去,請大家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回去後注意今日討論內容的保密,等待下一步安排。”

說完,程東表情凝重的離開了帳篷。

與會專家也互相道別,陸續離開會場。

“小蘇呀,這段時間辛苦你了,以後大家身上的擔子都會更加繁重。希望都寄托在你們這些年輕人身上了。你那邊的研究如果遇到什麼困難儘管開口。希望我們能夠挽大廈之將傾,救民眾於水火。”

溫老走到蘇淩面前,關切的說道。

“溫老,您也要多注意休息,保重身體”。

蘇淩恭敬的回道。

她知道溫老這一生一直奮戰在科研一線,為國家為百姓的福祉鞠躬儘瘁,她對溫老的為人是十分敬佩的。

經過一年來的合作和交流,溫老對蘇淩也有了深刻的瞭解,可以說在他培養的眾多弟子中,皆無人能出其左右。

雖然蘇淩是位才23歲的小小年紀,就已經取得諸多學術突破,科技成果更是數不勝數,參與和領導的世界級,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多達幾十個,而且知識跨界。上到宇宙探索,基因工程,下到工程建設,農牧領域,她都有涉獵。

就連諾蘭爾獎也多次提名。蘇淩是世間難得的曠世奇才。隻是目前受製於資曆尚淺,未能發揮出她最大的潛力。

溫老深知自己已是耄耋之年,身為C國首席科學家,很多工作已經力不從心。當然,他還有一廂私願,就是已經向國家推舉了下一任首席科學家接班人,就是眼前這位蘇博士。如果蘇淩能夠繼承自己的衣缽,自己也能含笑九泉了。

和溫老簡單道別之後,蘇淩回到了自己的研究室,繼續埋頭開展她的研究,她要用科技帶領人類迎接末世挑戰。

“這裡不是快穿小說的玄幻世界,沒有係統金手指,也沒有空間異能的超能力。更沒有能夠預測未來的重生之門。一切挑戰和困難都需要直接面對。”

“因為生命隻有一次,多謹慎都不為過。”

蘇淩暗自想著,她走到自己的工作台前,一把將桌子上的東西全部推到地上。她需要一個清空的工作台,重新從頭來做規劃。

蘇淩拿出一張白紙,從第一性原則出發,從新描繪末世下人類生存的藍圖。

人類的生存需求,其實無外乎四點,“衣、食、住、行”。

當今世界,藍星的人口總量已經突破80億。

藍星表面積60%都被直接或間接的用來為人類生產食物。即便這樣龐大的供應基礎,仍有1/4的人類長期處於饑荒狀態。

雖然磁極對調已經開始,但短期內藍星的磁場仍然能夠保障大部分地區免受太陽風暴的摧殘。

但是極端天氣和地質災害導致的生態環境破壞是當前最大的的問題。絕大部分耕地將有可能受到到氣象災害的破壞,導致無法產出糧食。

哪怕是大範圍的糧食減產,對於藍星全體人類來講,也是極其危險的。

民以食為天。蘇淩準備先從吃飯問題入手。

如何保證每個人都有飯吃呢?這本就不是件容易解決的世界難題,縱使是風調雨順太平年代,這個難題都無法解決,更別說天災末世了。

所以所謂徹底解決的方案,可能並不存在,但是科學家的任務是無限去接近這個完美答案。

蘇淩用纖纖玉手捋了一下耳邊的長髮,繼續思考。

傳統常規種養殖是必須堅持的,產量大,規模大,有利於穩定飯碗和菜籃子基礎供應。但是如果出現大範圍的氣候變化,就可能導致千頃土地顆粒無收,因為最快的糧食作物也需要半年的生長期。這個週期是無法縮短的,也是風險所在。

大規模土地種植容易受天災影響,需要創造一個獨立的生態環境,與自然隔離開來,這樣就能最大程度減少外界環境變化帶來的破壞。其實溫室大棚就是這樣的環境,被統一稱作設施農業。

所以宏觀上要加大設施農業的投入。微觀上要豐富設施農業的多樣性,利用一切有效空間來生產食物。

但是設施農業規模化也有風險,就是無法應對地質災害,一場地震海嘯可能就全沒了。

最好能跟著人一起跑,可移動。

但是能移動的話就要足夠小,所以,要高度整合。

此外,種植作物的品類也要實現多樣性。這即是使為了提供豐富多樣的食材種類,也是為了避免單一作物大規模集中種植導致的病蟲害,最好是還能夠實現係統內的自給自足。

蘇淩一邊想,一邊寫著關鍵詞,隔離,生態,可移動,高整合,能耗低,可循環,可持續。

慢慢的,一個太空種植倉的想法和加強規模化設施農業建設的方案,在蘇淩腦海裡逐漸成型了。

很快太空種植倉的設計圖就完成了,蘇淩對它又進行了反覆修改和完善,然後她又給農業部起草了一份加強設施農業建設的提案。

人在專注工作時,會廢寢忘食。轉眼就到了深夜,蘇淩的肚子開始唱起了空城計。

正好忙完手頭工作,將提案發送給農業部介面負責人。蘇淩悻悻的離開了研究所,索性開上車前往市中心夜市大排檔,來一頓卡路裡大餐,慰勞一下自己的五臟廟。

想到大排檔上各種美食,蘇淩又覺得自己的肚子叫喚的更響了,不由得加快了速度,衝向美食。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但是極端天氣和地質災害導致的生態環境破壞是當前最大的的問題。絕大部分耕地將有可能受到到氣象災害的破壞,導致無法產出糧食。

哪怕是大範圍的糧食減產,對於藍星全體人類來講,也是極其危險的。

民以食為天。蘇淩準備先從吃飯問題入手。

如何保證每個人都有飯吃呢?這本就不是件容易解決的世界難題,縱使是風調雨順太平年代,這個難題都無法解決,更別說天災末世了。

所以所謂徹底解決的方案,可能並不存在,但是科學家的任務是無限去接近這個完美答案。

蘇淩用纖纖玉手捋了一下耳邊的長髮,繼續思考。

傳統常規種養殖是必須堅持的,產量大,規模大,有利於穩定飯碗和菜籃子基礎供應。但是如果出現大範圍的氣候變化,就可能導致千頃土地顆粒無收,因為最快的糧食作物也需要半年的生長期。這個週期是無法縮短的,也是風險所在。

大規模土地種植容易受天災影響,需要創造一個獨立的生態環境,與自然隔離開來,這樣就能最大程度減少外界環境變化帶來的破壞。其實溫室大棚就是這樣的環境,被統一稱作設施農業。

所以宏觀上要加大設施農業的投入。微觀上要豐富設施農業的多樣性,利用一切有效空間來生產食物。

但是設施農業規模化也有風險,就是無法應對地質災害,一場地震海嘯可能就全沒了。

最好能跟著人一起跑,可移動。

但是能移動的話就要足夠小,所以,要高度整合。

此外,種植作物的品類也要實現多樣性。這即是使為了提供豐富多樣的食材種類,也是為了避免單一作物大規模集中種植導致的病蟲害,最好是還能夠實現係統內的自給自足。

蘇淩一邊想,一邊寫著關鍵詞,隔離,生態,可移動,高整合,能耗低,可循環,可持續。

慢慢的,一個太空種植倉的想法和加強規模化設施農業建設的方案,在蘇淩腦海裡逐漸成型了。

很快太空種植倉的設計圖就完成了,蘇淩對它又進行了反覆修改和完善,然後她又給農業部起草了一份加強設施農業建設的提案。

人在專注工作時,會廢寢忘食。轉眼就到了深夜,蘇淩的肚子開始唱起了空城計。

正好忙完手頭工作,將提案發送給農業部介面負責人。蘇淩悻悻的離開了研究所,索性開上車前往市中心夜市大排檔,來一頓卡路裡大餐,慰勞一下自己的五臟廟。

想到大排檔上各種美食,蘇淩又覺得自己的肚子叫喚的更響了,不由得加快了速度,衝向美食。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