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 玄幻 奇幻 武俠 仙俠 都市 曆史 軍事 遊戲 競技
繁體小説網
玄幻 奇幻 武俠 仙俠 都市 曆史 軍事 遊戲 競技 科幻
  1. 繁體小説網
  2. 玄幻小說
  3. 幻劍弑魔錄
  4. 第1章 仙牛在線免費閱讀

第1章 仙牛在線免費閱讀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故事要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講起,小鎮名叫青山鎮,鎮週四面環山,山上滿是古鬆,冬夏常青,正如其名。

李雲,家住青山鎮以北,母親早逝,父親因重病臥床已一年有餘,與妻子趙氏育有一子,孩子名叫李青峰,如今已有五歲。

因父親病重,近年來李雲家的生活過得並不富裕。日子雖然平淡無奇,但有妻兒陪在身邊,李雲心裡也是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

事情還要從一年前開始說起。

一年前,因為妻子忙於照顧家裡老小,地裡的農活隻能落在李雲一人身上。妻子見李雲每日早出晚歸甚是辛苦,便與李雲商量,想用家裡為數不多的積蓄來買頭小牛,等牛養大以後便可以下地乾活,李雲也就不用像現在一樣辛苦。李雲覺得此法甚好,沒過幾日便從鎮上的集市牽回一頭公牛犢,可讓李雲沒想到的是,這頭公牛犢卻是有些與眾不同。

話說李雲將牛犢買回來已兩月有餘,因為從未飼養過牲畜,便找來頗有養牛經驗的朋友張旺山,讓他來看看自家的牛養得可有不妥之處。

張旺山來到李雲家,見一頭頗為健碩的黃牛拴在院角,便問道:“這是你家的牛?”

李雲稱是。

張旺山又問:“你說這牛隻養了兩個月?”言語中不無疑惑。

李雲聽著張旺山疑惑的口氣,以為自家的牛真出了什麼毛病,忙道:“張大哥,可是有什麼不妥?”

張旺山沒有回答,仔細打量著黃牛,並詢問了牛剛買來時的大小及飼養情況。

看了半晌,他纔對李雲說道:“你家這牛確實有些不對勁兒。”

李雲一聽這話,心都涼了半截,忙問:“哪裡不對?”

張旺山道:“你家這牛長的太大了。”

“太大了?長的大還不好麼?”李雲不解道。

張旺山道:“話雖如此,可你家的牛比別人家養了半年的牛還大,這未免也太大了點兒吧。”

聽張旺山這麼一說,李雲明白了,就算這牛長的再大,那也要有個尺度,自家的牛明顯已經超出了這個尺度。

李雲心裡打鼓似的,生怕這牛得了什麼不治之症,忙問張旺山這是怎麼回事,還有沒有救。

張旺山說他也不清楚原因,讓李雲趕緊找個大夫給瞧瞧。

李雲不敢耽擱,趕緊找來鎮上的王獸醫。

這王獸醫來到李雲家,給牛檢查了一遍又一遍,也沒瞧出這牛有什麼毛病。李雲央求王獸醫再仔細檢查檢查,誰料這王獸醫居然發起火來:“老夫給家畜看病幾十載,從未失手,你既然信不過老夫,還請老夫來作甚!”說完話,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看著王獸醫滿頭黑線地離去,李雲心裡更沒了主意,在家中是坐立難安。

妻子趙月娥見丈夫如此,於心不忍,便說道:“夫君不如去問問郭老先生,他學識淵博,興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李雲聞聽此言如獲大赦,哪裡還肯在家中逗留片刻,趕忙到鎮上去找郭老先生。

郭老先生名叫郭敬德,是青山鎮最有名望、最有學問的前輩,在鎮上頗受人尊敬。

李雲來到郭老先生的住所,見到了已經年過七旬的郭敬德。郭敬德問他為何而來,李雲便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並懇求其指點迷津。

郭敬德聽完李雲的講述,叫李雲略等片刻,自己則開始查詢典籍。沒多久,便找出一本誌異,他翻開其中一頁,指給李雲看。

李雲雖然讀書不多,但總算還識幾個字,也把書中所寫的意思看懂了大概。

書中講很久以前南方有一農夫,養了三頭母牛,到了產崽的時候有一頭卻不生產,無奈沒人知道怎麼回事,隻能讓那母牛繼續挺著大肚子。

過了數月,母牛的肚子依然一點兒動靜沒有,農夫便忍不住要剖開母牛的肚子看看,不料這母牛卻在當天產下一頭公牛犢。

這公牛犢的成長速度極為驚人,五個月便長至跟成年公牛一樣大,一年以後更是有三個成年公牛加起來那麼大。

這體型碩大的公牛不但力大無窮,最讓人稱奇的是它居然活了六十年,據說是陪著那農夫一起死的。後人依據古籍,得知此牛為牯王。

古籍有記:傳說一仙人,坐騎獅。一日,路過山野,見一頭壯牛,便叫獅去吃,獅卻被牛撞死。仙人大怒,欲收壯牛,豈料壯牛非但力大無窮,並身懷法術,仙人不敵,喚數名仙友合圍,纔將其降服。仙人坐騎此牛,稱之為牯王,寫入仙冊。

故事到這裡就寫完了,李雲驚訝的說不出話,半晌才道:“先生的意思是,我家的牛是仙牛?”

郭敬德道:“是不是仙牛我不知道,但應該跟書中那農夫所養之牛差不太多。”

李雲聞言大喜,趕忙向郭老先生道謝。

郭敬德卻道:“這隻是老夫的一面之詞,切不可輕信,到底如何,還要日後定奪。”

李雲連忙稱是,又說了一些感激的話,這才與郭老先生告辭。

之後的日子裡,李雲夫妻倆小心觀察著公牛的成長,養到第五個月時,這公牛果然與成年公牛一般大小,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打這以後,李雲家有一頭仙牛的傳言便不脛而走。

常言道:人怕出名,豬怕壯。自從李雲家養了一頭仙牛的訊息傳開以後,來李雲家裡拜訪的人是絡繹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不絕,大家都想一睹傳說中的仙牛到底是什麼樣子,為此李雲一家也是忙得焦頭爛額。

起初大家對這所謂的仙牛頗有些不以為然,認為這仙牛除了長的大一點、毛皮亮一點,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可如今卻再也沒有人敢如此說了。如今的仙牛已是體型碩大無比,金色的毛皮覆蓋全身,走起路來像座移動的小山,任誰見了怕是都要讚一聲“不凡”!

然而,隨著仙牛的名氣越來越大,慕名而來的人自然也就越來越多,其中更是有不少人心懷覬覦,想要將仙牛買下。李雲倒是覺得,仙牛在自家也沒甚大用處,不如換些銀子來得實在,與妻子商量後,便決定賣掉仙牛。

可這仙牛到底值多少錢誰也不知道,有人出十兩銀子、有人出五十兩、有人出二百兩……

對於李雲一家來說,當然是錢給的越多越好,最終仙牛以五百兩銀子的價格賣給了鎮上的大戶人家張家。

張家乃是青山鎮上數一數二的大戶,家主名叫張舉財。這張舉財今年三十有七,雖然為人倨傲自大,但是在青山鎮的口碑確是不錯,據說他同樣也是窮苦出身,所以對鎮上的窮人很是照顧。

張家差人與李雲一家商定好價格,並付給李雲一百兩的定金,又找了一個頗有名氣的算命先生,算準了吉日,這纔將買牛的事情敲定。

幾日的光景轉眼過去,今日便是張家來李家牽牛的日子,李雲夫婦一早便穿戴整齊,帶著李青峰來到門前。

李雲將牛拴在門口,夫妻倆想起今後會過上的富裕生活,相視而笑。李青峰看著父母高興,自然也跟著高興,一家三口就這樣滿懷期盼地等待著張家人的到來。

張家這邊也是老早就已經開始準備,門前張燈結綵,簇擁著一群看熱鬨的男女老少,宛如過節一般。

待一切準備妥當,從張家的大院裡走出一支二十餘人的長隊,隊伍中吹拉彈唱樣樣齊全,由此可見,張舉財為這仙牛所作的排場可著實不小。

“吉時已到,喜迎仙牛!”隨著張家大管家的一聲高呼,張家迎牛的隊伍便開始出發,隊中的樂師奏響了歡快的樂曲,周圍簇擁著的人群也都追隨隊伍離去。

迎牛的隊伍剛剛離開,從張家大院裡便走出倆人。其中一人年近四十,正方臉,身體略微發福,正是張家的家主張舉財;另一人身著青藍道袍,一張臉白白淨淨,乃是一名二十餘歲的小道士。

張舉財與小道士攜手走出張家大門,小道士看了看不遠處熱鬨的人群,對張舉財作揖道:“張施主如此破費,著實讓小道慚愧。”

張舉財則擺了擺手,一副無所謂的模樣:“噯,道長哪裡的話,若不是道長,我一家老小現在還被那冤魂所纏,怎會有今天的安穩日子?我張舉財雖然讀書不多,但知恩圖報的道理我還是懂的,道長日後但凡有什麼吩咐,我張舉財義不容辭。”

小道士再次作揖道:“張施主言重了,驅魂降魔乃是小道份內之事,即便分文不取,小道也定要為民除害。”

張舉財為人憨直,並未聽出小道士言語間的花哨,聽其這般言語,心中不免對其又多了幾分敬佩。

二人就這樣一邊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著,一邊跟著不遠處的人群。

話說這張舉財怎會與小道士有所瓜葛?

原來半月前,張家的宅子裡突然有冤魂作祟,每日半夜裡鬼哭狼嚎,不時還會有家眷胡言亂語、又哭又鬨,宅子裡的老小是夜夜擔驚受怕不敢入眠,於是張舉財趕忙托人找來道士,設法驅鬼,可誰料這驅鬼的道士換了一個又一個,都說這冤魂怨氣太重,奈何不得。

正在張家一籌莫展之際,一個名叫白起的年輕道士來到了張家,稱自己有辦法收服這裡的冤魂,隻是有些顧忌不便說出。

張舉財聽到這話,以為這道士隻是求財,便說道:“隻要道長將這冤魂趕走,卑人多了不敢說,道長要拿走個三五千兩白銀還是有的。”

誰知白起搖了搖頭道:“這事跟錢沒有乾係,施主若是這麼說,小道還是告辭了。”說罷便要轉身離去。

張舉財好不容易纔抓住這麼一根救命稻草,哪裡肯讓他走?趕忙上前攔住白起,作揖道:“小人眼拙,看輕了道長,還請道長恕罪,隻是……隻是小人這一家老小夜夜擔驚受怕,實在不得安寧,還望道長施以援手。”

白起歎了口氣道:“實不相瞞,這宅裡共有三個冤魂,怨氣之重實屬罕見,怕是這宅裡有人行了不義之事所招來的,要想除掉這些冤魂,隻能損失十年道行強行將其收服,隻是家師一再叮囑,叫我不可為不義之人作法,可見死不救又絕非貧道所為,著實讓人為難啊。”

人活這一輩子,誰沒做過幾件虧心事?白起這幾句話著實讓張舉財冷汗直流,以為自己往常所做的那些錯事都已被其知曉,於是連忙央求道:“求求道長看在小人這一家老小的份上,幫幫小人吧,小人日後一定小心行事,再也不做那些違背良心的勾當,小人給道長磕頭了。”說罷,便要伏地磕頭。

白起將其扶起,面露難色,張舉財則在一旁眼巴巴地望著。

沉默了半晌,白起才道:“我有一個折中之法,不知張施主可願聽否?”

張舉財哪敢怠慢,忙道:“願聞其詳。”

白起說道:“我若就這般幫了你,不但白白損失了十年道行,回到師門也必受師父責罰,實在是得不償失;但我想,再過幾日便是家師壽辰,我若是給師父帶回一些他喜歡的壽禮,再加上我好言相勸,也許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

張舉財尋思:這道士不要銀子,難不成是看上了他家裡的古董珠寶?但因為前車之鑒他也不敢妄自揣摩,隻是道:“不知道長的尊師喜歡什麼事物,隻要小人這宅子裡面有,一定雙手奉上。”

白起搖搖頭道:“家師乃是得道高人,豈會喜歡俗物,若想讓家師動心,恐怕唯有仙家之物,張施主,不知這鎮上可有仙家遺物?”

張舉財怎麼也沒想到白起會有這番言語,捂著腦袋苦苦思尋:仙家之物……仙家之物……仙物……仙、仙牛!對了!

至此,張舉財終於想到了鎮上的傳言——鎮北李家養了一頭仙牛!

於是他便將李雲家養仙牛的傳言對白起說了一遍,白起聞言喜道:“如此甚好,隻要我將那仙牛贈與家師,想必家師一定非常高興。”

張舉財見事情有了眉目,忙問道:“若是如此,道長是否可以幫小人驅除這家中的冤魂?”

白起點頭道:“那是自然。”

張舉財見白起答應,也高興起來,可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猶豫道:“可是……道長……”

白起見他欲言又止,便道:“施主有話不妨直說。”

張舉財沉默了一瞬,道:“沒什麼,我現在就叫人去李家,將那仙牛買下,還請道長儘快作法,驅除惡鬼。”

其實張舉財是想提醒白起,李家所養仙牛之事畢竟是傳言,也不知是真是假,倘若是假,那白起豈不是落了個欺師的罪名?但轉念一想,若仙牛傳言當真是假,白起還會為自己家裡開壇作法、驅除冤魂嗎?張舉財想到這裡,覺得一切還是等白起將冤魂收服了再說。

當天,張舉財便差人與李雲一家敲定了買牛的各項事宜。

翌日,張家大宅的院落中已經擺好了法壇。待到夜晚,張舉財帶著宅子裡的男女老少都躲到了後院的房中,並叮眾人:“不管聽到什麼聲音,都不可離開這房中半步,直到次日天明方可出門。”

張舉財等人躲在後院的房中,雖然白起叫他不要擔心,可是心中難免惴惴不安。待到淩晨時分,院內突然狂風大作、鬼哭狼嚎,彷彿有千百個鬼魂在隨風呼嘯,直聽得張家人在房中戰栗不已。

張家院落之中,狂風依然,鬼嘯依舊,白起立在法壇之前,手掐印訣,道袍隨風鼓動,院落中隱約可見三個鬼魂飄來蕩去。若是常人見瞭如此陣仗,恐怕早已被嚇的昏死過去,但白起的臉上卻是絲毫不見緊張之色,甚至他的嘴角還禽著一絲笑意。

白起所掐之訣名為“引風訣”,顧名思義,是一種平地起風的法訣。此訣並不實用,也很少有人去修煉,但對於白起來說,卻是唬弄外行的不二法門。

說道這裡,有必要給大家介紹一下白起這個人。

白起師出名門,是兩大道派中奎山南道的弟子,其師名叫廖宏鶴,人稱紅羽道人。

紅羽道人共有三個徒弟,白起則是其關門弟子。白起自幼聰敏,資質又好,對師長也是極為孝敬,深得師父師兄的喜愛。奈何此子不學無術,從不用心修行,這一點,也是讓紅羽道人傷透了腦筋。

一個月前,白起奉師之命下山辦事,回來的路上聽聞了仙牛的傳言。白起心想:再過月餘便是師父壽辰,倘若這仙牛傳言是真,我便將這仙牛送與師父,到時師父一高興,說不定又會賞賜一些好用的法寶給我,心念至此,白起便決定去青山鎮走一遭。

次日,白起抵達青山鎮,向鎮民打聽清楚李雲家的方位後,決定晚上前去探個究竟。

待到深夜,白起來到李雲家屋外,見四下無人,便偷偷摸到院角處,正打算翻入院內,卻聽到院中“哞”地一聲嚎叫,宛若洪鐘。白起心中一驚,趕忙伏下身子,藉著月光偷偷朝院內望去,這一望可不得了,隻見院中一頭壯碩無比的金牛傲然昂首、對月長鳴,端的是威風凜凜、超凡脫俗。

忽然,李雲家的屋內傳出一陣響動,想必是李雲夫婦被這仙牛的叫聲所驚醒,白起不敢久留,趕忙起身離去。

白起前腳剛走,李雲夫婦便從房中走了出來,夫妻倆瞧了瞧院外,又看了看仙牛,卻是不明所以。

話說這白起回到客棧,已是難掩心中興奮,在屋內來回踱步,想著如何才能將李雲家的仙牛據為己有。

南道的弟子最擅長的便是驅魂降魔,白起雖然修為平平,但總還是有些本領。

白起的魂甕中有三個魂魄,是白起偶然所得,若是他潛心修煉,將這三個魂魄煉化,便可大大增進他的修為。可白起終日不思進取,隻想著如何尋歡作樂,哪裡有半分的修道之心?倒是經常驅使這三個魂魄到有錢人家滋事,等到那一家人無計可施之時,他再出面將三個魂魄收回,端的是名利雙收。

而這一次,白起依舊打算用這個方法將仙牛弄到手。

以後的事情就簡單多了,白起打聽到青山鎮的張舉財家很有錢,就差三個冤魂去張舉財家大鬨了幾天,後來自然就有了張舉財獻牛、白起驅鬼的這一幕。

(本章完)

請看下一章:請仙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就這般幫了你,不但白白損失了十年道行,回到師門也必受師父責罰,實在是得不償失;但我想,再過幾日便是家師壽辰,我若是給師父帶回一些他喜歡的壽禮,再加上我好言相勸,也許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

張舉財尋思:這道士不要銀子,難不成是看上了他家裡的古董珠寶?但因為前車之鑒他也不敢妄自揣摩,隻是道:“不知道長的尊師喜歡什麼事物,隻要小人這宅子裡面有,一定雙手奉上。”

白起搖搖頭道:“家師乃是得道高人,豈會喜歡俗物,若想讓家師動心,恐怕唯有仙家之物,張施主,不知這鎮上可有仙家遺物?”

張舉財怎麼也沒想到白起會有這番言語,捂著腦袋苦苦思尋:仙家之物……仙家之物……仙物……仙、仙牛!對了!

至此,張舉財終於想到了鎮上的傳言——鎮北李家養了一頭仙牛!

於是他便將李雲家養仙牛的傳言對白起說了一遍,白起聞言喜道:“如此甚好,隻要我將那仙牛贈與家師,想必家師一定非常高興。”

張舉財見事情有了眉目,忙問道:“若是如此,道長是否可以幫小人驅除這家中的冤魂?”

白起點頭道:“那是自然。”

張舉財見白起答應,也高興起來,可忽然像是想起了什麼,猶豫道:“可是……道長……”

白起見他欲言又止,便道:“施主有話不妨直說。”

張舉財沉默了一瞬,道:“沒什麼,我現在就叫人去李家,將那仙牛買下,還請道長儘快作法,驅除惡鬼。”

其實張舉財是想提醒白起,李家所養仙牛之事畢竟是傳言,也不知是真是假,倘若是假,那白起豈不是落了個欺師的罪名?但轉念一想,若仙牛傳言當真是假,白起還會為自己家裡開壇作法、驅除冤魂嗎?張舉財想到這裡,覺得一切還是等白起將冤魂收服了再說。

當天,張舉財便差人與李雲一家敲定了買牛的各項事宜。

翌日,張家大宅的院落中已經擺好了法壇。待到夜晚,張舉財帶著宅子裡的男女老少都躲到了後院的房中,並叮眾人:“不管聽到什麼聲音,都不可離開這房中半步,直到次日天明方可出門。”

張舉財等人躲在後院的房中,雖然白起叫他不要擔心,可是心中難免惴惴不安。待到淩晨時分,院內突然狂風大作、鬼哭狼嚎,彷彿有千百個鬼魂在隨風呼嘯,直聽得張家人在房中戰栗不已。

張家院落之中,狂風依然,鬼嘯依舊,白起立在法壇之前,手掐印訣,道袍隨風鼓動,院落中隱約可見三個鬼魂飄來蕩去。若是常人見瞭如此陣仗,恐怕早已被嚇的昏死過去,但白起的臉上卻是絲毫不見緊張之色,甚至他的嘴角還禽著一絲笑意。

白起所掐之訣名為“引風訣”,顧名思義,是一種平地起風的法訣。此訣並不實用,也很少有人去修煉,但對於白起來說,卻是唬弄外行的不二法門。

說道這裡,有必要給大家介紹一下白起這個人。

白起師出名門,是兩大道派中奎山南道的弟子,其師名叫廖宏鶴,人稱紅羽道人。

紅羽道人共有三個徒弟,白起則是其關門弟子。白起自幼聰敏,資質又好,對師長也是極為孝敬,深得師父師兄的喜愛。奈何此子不學無術,從不用心修行,這一點,也是讓紅羽道人傷透了腦筋。

一個月前,白起奉師之命下山辦事,回來的路上聽聞了仙牛的傳言。白起心想:再過月餘便是師父壽辰,倘若這仙牛傳言是真,我便將這仙牛送與師父,到時師父一高興,說不定又會賞賜一些好用的法寶給我,心念至此,白起便決定去青山鎮走一遭。

次日,白起抵達青山鎮,向鎮民打聽清楚李雲家的方位後,決定晚上前去探個究竟。

待到深夜,白起來到李雲家屋外,見四下無人,便偷偷摸到院角處,正打算翻入院內,卻聽到院中“哞”地一聲嚎叫,宛若洪鐘。白起心中一驚,趕忙伏下身子,藉著月光偷偷朝院內望去,這一望可不得了,隻見院中一頭壯碩無比的金牛傲然昂首、對月長鳴,端的是威風凜凜、超凡脫俗。

忽然,李雲家的屋內傳出一陣響動,想必是李雲夫婦被這仙牛的叫聲所驚醒,白起不敢久留,趕忙起身離去。

白起前腳剛走,李雲夫婦便從房中走了出來,夫妻倆瞧了瞧院外,又看了看仙牛,卻是不明所以。

話說這白起回到客棧,已是難掩心中興奮,在屋內來回踱步,想著如何才能將李雲家的仙牛據為己有。

南道的弟子最擅長的便是驅魂降魔,白起雖然修為平平,但總還是有些本領。

白起的魂甕中有三個魂魄,是白起偶然所得,若是他潛心修煉,將這三個魂魄煉化,便可大大增進他的修為。可白起終日不思進取,隻想著如何尋歡作樂,哪裡有半分的修道之心?倒是經常驅使這三個魂魄到有錢人家滋事,等到那一家人無計可施之時,他再出面將三個魂魄收回,端的是名利雙收。

而這一次,白起依舊打算用這個方法將仙牛弄到手。

以後的事情就簡單多了,白起打聽到青山鎮的張舉財家很有錢,就差三個冤魂去張舉財家大鬨了幾天,後來自然就有了張舉財獻牛、白起驅鬼的這一幕。

(本章完)

請看下一章:請仙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