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 玄幻 奇幻 武俠 仙俠 都市 曆史 軍事 遊戲 競技
繁體小説網
玄幻 奇幻 武俠 仙俠 都市 曆史 軍事 遊戲 競技 科幻
  1. 繁體小説網
  2. 其他小說
  3. 我的因果模擬器
  4. 三百三十七 大因果(中)

三百三十七 大因果(中)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李綱的安排果然奏效,或者說,應該是林書航的提前安排奏了效……

左側戰線的太原府,其知府張孝純頗具才乾,由於邊界靠近遼土,因此在任這十餘年間倒是一直都在勤練府兵,而自兩個月以前的應天軍第一批新兵將士畢業,分派各地時,這太原府作為北部戰線的重中之重,也是曆史上金人第一次南下伐宋時選擇的兩條進攻路線之一,林書航豈會不重視?

當時第一批學員裡成績最好的幾個,楊邦乂、王貴與劉風等人就都分在了此處,林書航不但拉著太子趙恒一起自掏腰包給幾人發了用以啟動軍事重建的兩萬貫軍費,同時還命戶部追撥了太原一筆專門的練兵款項。

而張孝純的府兵本就訓練得有一定基礎,比大多數**不堪的宋軍要強得多,再得楊邦乂、王貴等人引入了應天軍訓練的一些新概念,將原本兩千多人的府兵擴招到了七千多人,再通過同樣的新兵集訓淘汰了約莫一半,如今雖隻剩下了三千五百多,可曆經兩月訓練,各種後勤、物資拚了命的堆,這三千多人放在這個時代可算得上的絕對精銳了,縱然比不上汴京應天軍那靠九星鍛體術才練出來的恐怖身體素質,但起碼令行禁止、紀律嚴明,乃至豁得出去無後顧之憂,這些都絕對是這個時代的其他軍隊很難比擬的。 首發更新@

有了這樣一支部隊,再加上張孝純進士出身,對楊邦乂這樣的儒將十分欣賞,全力支援之下,讓整個太原的軍事實力可謂是煥然一新。

在此前朝廷的指令還未到達之前,太原便已經提前進入戰備狀態。

張孝純在楊邦乂的建議下,主動放棄了南邊河穀平原的那些村鎮,將其居民遷移,村莊、鄉鎮所有糧食、資源搬到太原,其他房舍以及所有能用卻搬不走之物,則儘都以大火付之一炬,擺出堅壁清野之策,再藉助太原城本身的高城厚牆拒守。

由於太原三面環山,僅南部是平原開闊地帶,金人連圍城都很難做到,二十萬大軍隻能是在城南的河穀平原駐紮,連番攻城數次。

可這太原雖隻幾千守軍,但勝在紀律嚴明、士氣高昂,且這些守軍不同於以往的所謂“賊配軍”,而幾乎都是太原人的子嗣,大多數人最開始是被應天軍的高額報酬薪資所吸引而來,算是被誆來的,但等現在練出來了站上城頭後,他們在城裡那些什麼七大姑八大爺的親卷們自然也都跟著操心,自然也就都跟著拒守,有青壯的就來幫忙搬下東西,沒青壯的也是儘量幫忙準備物資,比如幫城頭燒滾油、削箭桿等等力所能及之事,可謂是軍民一心。

能不一心嗎?城頭上站著的要是你家兒子,你也隻得一條心。

如此太原,再加上張孝純這些年從未忘記過每年修繕城牆,且幾次加厚,因此儘管金兵攻勢很猛,但都均被擋了回去,無功而返。

左路軍元帥完顏宗望也是金國最善戰的名帥了,是現在最受完顏阿骨打器重的兒子,即軍中戲稱的二太子,滅遼之戰,其功勳以及軍中聲望都並不在完顏宗翰之下,不過隻因是王子身份,不用與臣下爭功而已。

此人久經戰陣、深諳兵法,幾次試探性攻城,已然看得出太原守軍士氣正旺,當是有名將統帥之故,再等周邊探子放回訊息,說到整個河穀平原所有村鎮都已被付之一炬,而距離此間最近的城市,已然是在近百裡外的汾州去了,如此堅壁清野的決心和魄力,已然讓完顏宗望感覺心中暗驚,既是沒想到宋人的反應如此快,更沒想到宋人的策略竟如此極端,與原本想象中的大軍所到之處望風而降完全不同。

如此情況下,想要強攻下太原就已經遠不是三五天的事,即便是想不惜一切代價的強攻也不行,他這左路軍集結的大多都是降卒和各方部族新兵,騎射馬戰固然能吊打宋人,可要說爬牆攻城,這可真不是他們所擅長的,雖說此前滅遼時也曾在大遼繳獲過許多大型的攻城器械,但這太原北。

邊是太行山呢……那些大型的攻城器械根本就不可能跟著大軍一起從那太行山的山路上搬過來。

可待想要放棄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這塊難啃的骨頭直接轉道南下,可那又無異於將自己的後背賣給宋人,這太原城明顯是有名將鎮守,自己賣出如此大一個破綻,對方要是抓不住纔有鬼了。

何況更要命的是,整個左路軍的後勤供給都是由太行山而來,即便臨時組織了少量的船隻通過黃河水運,但那也還是得途徑太原,倘若太原拿不下,卻讓大軍往前開拔,那可不僅隻是腹背受敵的問題,連這後勤供給線恐怕也都是很難保得住的,何況人家還堅壁清野,這附近百裡內你都找不到可以搶的地方,百裡外的汾州說不定也照樣有防禦佈置,到時候前被堵後被截,後勤但凡斷上一兩天,都不用打,自己的大軍就得先崩了,那是絕對不行的。

這手堅壁清野,這可著實是把完顏宗望給難住,隻得是一邊命令大軍原地駐紮,一邊派人加強後勤線的防護,一邊再立刻把控這附近黃河沿岸的幾個碼頭,反正先將這太原困死了再說。

同時再差人快馬去距離此間最近的大同府,著那邊的官員快速籌備大型的攻城器械,同時組織船隻,將這些攻城器械自黃河流域水運過來。

隻是這一來一去,再加上攻城器械的籌備,那就真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去了,少說一個月,多則兩三個月也未可知。

堂堂二太子,大金戰神之一,糾集大軍南下,竟然在這第一關小小太原便被困住,完顏宗望也是鬱悶得不行。

而右路戰線上,韓世忠等人在接到朝廷訊息的第一時間便已開始撤軍,退進大名府中。

坦白說,這邊的軍隊素質比起太原城而言,可就真是要差上許多了。 首發更新@

大名和真定本就是北宋曾經拒擋遼金的第一屏障,駐紮的守軍多,但這人一多就亂,一亂就拉胯,素質明顯岑差不齊不說,逃兵還不斷。

哪怕韓世忠、嶽飛等人此前已經在真定進行過一次大裁軍了,將原本從童貫處收編來的二十萬大軍裁剪為了七萬,將其他人放歸鄉裡,命其各自拿著府印到各自的籍貫所在去找官府要遣散費,同時將剩下的七萬人大肆訓練。

可這等大規模的軍中訓練,與應天軍那種小範圍的精英訓練又大為不同,短時間內是很難看到成效的,這一兩個月時間根本就練不出個什麼,戰鬥力依舊還是處於平均線以下。

同時,大名府原本的那些守軍也好不到哪裡去。

上任大名知府梁中書,在水滸傳中被還未成氣候的梁山賊眾就直接攻破,其軍隊戰力能好到哪裡去?可謂是將熊爛一窩了。

因此雖是有韓世忠、宗澤、張叔夜,乃至還未成年的嶽飛等世之名將,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幫人心知肚明這些兵是什麼玩意,壓根兒就沒有想過與金人對決。

隻是依托大名府的高牆堅守不出,一邊在大名府中加緊練兵,任他外面叫陣的金人罵得天翻地覆、極儘羞辱之能事,隻一概充耳不聞。

於是完顏宗翰便也遭受與左路二太子有些相同的境遇,感覺有點啃不下來……

但大名府不同於太原,北面無山,而是坦途大道,因此攻城器械要從燕京拉過來就比較容易,隻是走得比較慢,沒跟上大軍的速度而已。

完顏宗翰在城外駐紮了隻約莫七八天,攻城器械已然運到,

大規模的攻城戰開始。

完顏宗翰滅遼時可是打過不少硬仗的,對攻城戰並不陌生,雲梯、衝車這些基本的攻城器械往往並不能起決定性的作用,而更多是一種心裡威懾和疲勞轟炸,讓你的城頭守軍時刻都保持在高強度的壓力緊繃之下。

可大名府本就有守軍四萬多,加上從真定撤回去的七萬多人,足足近十二萬守軍,被韓世忠和宗澤分為了甲乙丙丁四軍,甲乙與丙丁隔天輪換,一軍守白日、一軍守晚上,。

戰時便隨時四軍調配,以傷亡率來輪換,最大程度的減輕的守軍的心理壓力。

完顏宗翰再設計挖地道,卻被半夜隨軍勘查的嶽飛發現城北的水井空了,由此懷疑敵軍在挖掘地道。

畢竟是學了林書航小週天心法的人,耳目聰慧,加上夜深人靜,很快就被其聽到了地道下方的挖掘聲,遂以火油倒灌井口引火,燒得挖掘地道的金人死傷慘重、苦不堪言,以至整個城北接連好幾天都飄散著一股肉烤焦湖的味兒,經久不散。

地道沒挖成,完顏宗翰立刻又改為投毒。

太原城靠近黃河水域,地下河水資源豐富,城中有水井無數,但隻要有懂得地理水勢之人,卻也很容易找到這些城中水井的地下河來源。

金人中也有擅長此道者,在太原北邊找到了一條大的地下河通道,以此大量投毒。

結果城中果然中招,城北、城東,幾處都出現了大面積的中毒事件,不僅的平民中毒,守城軍士也多有病倒的。

雖是很快就被髮現,且暫控了全城所有井水水源,但恐慌已然蔓延,導致城中士氣大跌。

韓世忠、宗澤等人雖在安撫士氣,同時也已命城中死囚試用城中井水之毒,以此來排查有毒的水源。

可即便如此,恐慌依舊還在,士兵們也好、平民們也罷,不可能個個都親眼看到死囚試毒的場景,何況你今天上午試了毒,沒準兒下午就又被金人從城外下毒了呢?這水喝得總是不放心,總是讓人焦慮、恐慌。

此事,縱是韓世忠、張叔夜等人一時間也是有些沒轍。

又是嶽飛……

尋城中魚塘大魚數百尾,以草繩係之,投於井中,魚死,則井水不可食用,需封控一段時間,重新投入新魚,觀察變化,進一步排查魚死於自然的原因,從而確定井水有沒有毒。

而若魚活,那毫無疑問,則代表井水無毒,可以放心食用。 _o_m

那大魚就在井中蹦躂,打水的人個個都看得見,一句多餘的屁話都不用多說,自然而然便已將所有的疑慮打消,同時還真又及時排查出了幾口新被下毒的水井,令韓世忠、宗澤等人都是刮目相看,對這孩子驚為天人。

真不愧是林太尉的師弟啊……這簡直已經是多智近妖了。

完顏宗翰縱是一代名帥,可這城中聚著的,則更是千古名帥,還是一堆……因此饒是完顏宗翰已然妙手頻出、智計百出,攻城的方式花樣千奇百怪,可這城中卻也照樣是守得滴水不漏、穩如泰山。

大名府之戰也是由此陷入僵持中,彼此相峙不下。

兩邊戰線都是維穩,可畢竟兩座城池都處於被圍困的局面之下,訊息傳不出來,朝廷這邊自然也就無法去預測前線的具體情況,隻知太原和大名府都已被金人圍了,或許覆滅已隻在旦夕之間。

前線的戰況未知,隻一些後方訊息傳回來,朝堂上這幾天已然又開始炸鍋了。

蔡黨這次算是找到了可以徹底打擊太子黨的機會,朝堂上每天的各種攻擊之言不絕於耳。

“西夏已向金人臣服,非但不肯答應議和,反倒是調遣了翔慶軍增兵西平,如今在西平府屯兵十萬,種師道不敢妄動,無法分兵救援太原!”

“ www.ukanshu.com齊州與青州原有府兵三萬,然也因應天軍重建之故,將三萬府兵儘數解散,如今僅隻數千新卒,難以調動馳援大名!”

“太原更慘,此前撥去大量軍費,本已聽說招募了七千餘人,可被那應天軍過去幾個什麼互動使一折騰,不到兩個月時間居然就生生給裁剪到了三千多人,如今是三千多人守金人二十萬大軍壓境,這不是跟搞笑一樣嗎?太原必失!”

“真定原有二十萬守軍,雖被韓世忠等人裁剪十三萬,可也還有七萬之多啊,加上大名原本的守軍四萬多,足足十二萬人,居然被區區五萬金兵圍困在大名府中,不敢出城。

迎擊,簡直膽小之極!辱我大宋威名!”

“大名府原知府梁中書,在任十餘年間也算是敢打敢拚,將個大名經營得頭頭是道,倘若是他還在時,豈會容金人如此囂張!”

“這應天軍、這韓世忠、這宗澤、張叔夜等人,儘都是因那林沖之故才得以上位,卻不想最後禍我大宋江山,林沖縱死,亦是千古罪人也!”。@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耳目聰慧,加上夜深人靜,很快就被其聽到了地道下方的挖掘聲,遂以火油倒灌井口引火,燒得挖掘地道的金人死傷慘重、苦不堪言,以至整個城北接連好幾天都飄散著一股肉烤焦湖的味兒,經久不散。

地道沒挖成,完顏宗翰立刻又改為投毒。

太原城靠近黃河水域,地下河水資源豐富,城中有水井無數,但隻要有懂得地理水勢之人,卻也很容易找到這些城中水井的地下河來源。

金人中也有擅長此道者,在太原北邊找到了一條大的地下河通道,以此大量投毒。

結果城中果然中招,城北、城東,幾處都出現了大面積的中毒事件,不僅的平民中毒,守城軍士也多有病倒的。

雖是很快就被髮現,且暫控了全城所有井水水源,但恐慌已然蔓延,導致城中士氣大跌。

韓世忠、宗澤等人雖在安撫士氣,同時也已命城中死囚試用城中井水之毒,以此來排查有毒的水源。

可即便如此,恐慌依舊還在,士兵們也好、平民們也罷,不可能個個都親眼看到死囚試毒的場景,何況你今天上午試了毒,沒準兒下午就又被金人從城外下毒了呢?這水喝得總是不放心,總是讓人焦慮、恐慌。

此事,縱是韓世忠、張叔夜等人一時間也是有些沒轍。

又是嶽飛……

尋城中魚塘大魚數百尾,以草繩係之,投於井中,魚死,則井水不可食用,需封控一段時間,重新投入新魚,觀察變化,進一步排查魚死於自然的原因,從而確定井水有沒有毒。

而若魚活,那毫無疑問,則代表井水無毒,可以放心食用。 _o_m

那大魚就在井中蹦躂,打水的人個個都看得見,一句多餘的屁話都不用多說,自然而然便已將所有的疑慮打消,同時還真又及時排查出了幾口新被下毒的水井,令韓世忠、宗澤等人都是刮目相看,對這孩子驚為天人。

真不愧是林太尉的師弟啊……這簡直已經是多智近妖了。

完顏宗翰縱是一代名帥,可這城中聚著的,則更是千古名帥,還是一堆……因此饒是完顏宗翰已然妙手頻出、智計百出,攻城的方式花樣千奇百怪,可這城中卻也照樣是守得滴水不漏、穩如泰山。

大名府之戰也是由此陷入僵持中,彼此相峙不下。

兩邊戰線都是維穩,可畢竟兩座城池都處於被圍困的局面之下,訊息傳不出來,朝廷這邊自然也就無法去預測前線的具體情況,隻知太原和大名府都已被金人圍了,或許覆滅已隻在旦夕之間。

前線的戰況未知,隻一些後方訊息傳回來,朝堂上這幾天已然又開始炸鍋了。

蔡黨這次算是找到了可以徹底打擊太子黨的機會,朝堂上每天的各種攻擊之言不絕於耳。

“西夏已向金人臣服,非但不肯答應議和,反倒是調遣了翔慶軍增兵西平,如今在西平府屯兵十萬,種師道不敢妄動,無法分兵救援太原!”

“ www.ukanshu.com齊州與青州原有府兵三萬,然也因應天軍重建之故,將三萬府兵儘數解散,如今僅隻數千新卒,難以調動馳援大名!”

“太原更慘,此前撥去大量軍費,本已聽說招募了七千餘人,可被那應天軍過去幾個什麼互動使一折騰,不到兩個月時間居然就生生給裁剪到了三千多人,如今是三千多人守金人二十萬大軍壓境,這不是跟搞笑一樣嗎?太原必失!”

“真定原有二十萬守軍,雖被韓世忠等人裁剪十三萬,可也還有七萬之多啊,加上大名原本的守軍四萬多,足足十二萬人,居然被區區五萬金兵圍困在大名府中,不敢出城。

迎擊,簡直膽小之極!辱我大宋威名!”

“大名府原知府梁中書,在任十餘年間也算是敢打敢拚,將個大名經營得頭頭是道,倘若是他還在時,豈會容金人如此囂張!”

“這應天軍、這韓世忠、這宗澤、張叔夜等人,儘都是因那林沖之故才得以上位,卻不想最後禍我大宋江山,林沖縱死,亦是千古罪人也!”。@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