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 玄幻 奇幻 武俠 仙俠 都市 曆史 軍事 遊戲 競技
繁體小説網
玄幻 奇幻 武俠 仙俠 都市 曆史 軍事 遊戲 競技 科幻
  1. 繁體小説網
  2. 其他小說
  3. 三國:我與群雄爭天下
  4. 第9章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娘,他就是我常向您提起的大哥丁偉!”太史慈高興地拉著丁偉的手來到母親面前。

“孩兒拜見母親大人!”丁偉雙膝跪倒,向太史老夫人深施一禮。

“承恩,好孩子,快起來!”太史老夫人微笑著,伸手將丁偉虛扶一下。

“謝過母親大人!”在東漢,以孝治天下,古人又特別重義,丁偉和太史慈結為異姓兄弟,那麼太史慈的母親就是丁偉的母親,如果太史慈死了,丁偉就要承擔照顧太史慈母親的責任,太史老夫人去世後,丁偉就要送葬並守孝,反之亦然。

“常聽我兒子義提起,今日一見,承恩果然氣宇不凡,日後定會成為國之棟梁。”太史老夫人看到丁偉對自己如此尊敬,心裡很高興,也很感動,對兒子與丁偉結義更加滿意。

“母親大人過譽了。”看到太史老夫人很高興,丁偉知道自己的目的可以達到了,“母親大人,孩兒今天來想請二弟相助。”

“大哥,既然是兄弟,你這相助二字可就見外了!”太史慈有些不高興,“有什麼事,大哥隻管開口就行了。”

“是啊,承恩你儘管說,無論什麼事,子義一定會鼎力去辦。”太史老夫人也微笑著說。

“是這樣,我被孔相舉薦為北海校尉,現朝廷令我自募郡兵三千,一年之後,剿滅北海所有匪患。我一人勢單力薄,深感責任重大,因此想讓二弟做我的軍司馬,一同練兵剿匪。”丁偉簡單說明瞭來意。

“練兵剿匪!”太史慈一聽這幾個字,臉上立刻出現興奮的表情,但隨後又慢慢地消失了。

丁偉望了一眼太史慈,他當然知道太史慈擔心什麼。因為太史慈是有名的孝子,在這個時代,人們信奉“父母在,不遠行”的信念,這兒離北海郡還很遠,太史慈放心不下母親。不過這件事,丁偉早就有了安排。

“這個……大哥……”太史慈有些猶豫。

丁偉剛要說話,太史老夫人先開口了。

“子義,你跪下!”太史老夫人的語氣非常嚴厲,太史慈吃了一驚,趕緊跪下。

“母親,孩兒不孝,惹母親生氣了。”

“子義,娘平時是怎麼教導你的?讓你學文習武,懂得忠義仁孝。你父親臨死之前,讓我一定要將你養大成人,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現在承恩來請你去做軍司馬,於公,這是為北海百姓的生活安定,是朝廷的大事!於私,是你的大哥請你去相助。無論與公與私,你都不能推辭,可你卻吞吞吐吐,是何道理?難道你是貪生怕死,不敢去面對賊寇!”

丁偉現在才明白,太史慈能有如此成就,看來太史老夫人不是常人呀。他不由想起後世的一句話,一個成功的男人後面,都有一個偉大的女性,儘管在這個時代女性的地位很低,但她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母親,非是孩兒不願意呀,隻是孩兒放心不下母親。”

“子義,你糊塗呀!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看來是為娘我連累了你呀,那好,我就自行了斷,也讓你沒有後顧之憂!”太史老夫人說完,轉身就去取牆上掛的劍。

“母親大人,你聽我說,孩兒已經做好了安排。”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丁偉趕緊攔住太史老夫人,“孩兒已經在北海城中,找了一塊安靜的地方,母親大人和子義可以一起過去,子義也不用經常住軍營。而且我們練兵的地方,距離北海不過五十多裡,快馬兩個時辰就到了。”

“真的,大哥,那太好了。娘,我們就搬過去吧,這樣我也就放心了。”提起帶兵打仗,太史慈是打心眼裡高興的。

“承恩想得真周到。”太史老夫人笑了,她剛纔隻不過是嚇嚇兒子罷了。

第二天,太史慈母子二人就收拾好了東西,丁偉讓人在附近買輛牛車,雇了個人趕著回到了北海城。對於新家,太史慈和太史老夫人都很滿意,家裡又找了幾個侍女和仆人。

一切安排妥當,丁偉才和太史慈趕往王家村。

二十幾天之後,廖化就已經將三千兵招齊了。丁偉和太史慈去看的時候,廖化已經讓他們整整齊齊地站在校場上。

丁偉看著這黑壓壓的一群人,心裡激動不已,這就是他以後馳騁天下的兵呀,怎麼能不讓人興奮。

廖化、周倉、韓勇、太史慈幾個人也都很興奮,習武之人,個個都有統兵打仗,做將軍的夢想。

“各位弟兄,你們都是我青州的男兒。可是現在,青州到處都是劫匪。他們殺你們的父母,搶你們的財物,姦淫你們的姐妹,你們還有沒有血性!”丁偉看到這些兵身體都還很強壯,可是精神卻不好,許多人眼神呆滯,於是想激發一下他們心中的鬥誌。果然,丁偉說完之後,許多人都抬起了頭,眼中冒著憤怒的火花。

“我知道,你們想說,剿匪是朝廷的事,是刺史和太守們的事,不是你們的事!那我現在就告訴你們,朝廷封我為北海校尉,訓練三千兵士,一年之後,剿滅北海所有匪患。從今天開始,我就和你們同吃飯,同住軍營,將來剿滅匪患,為朝廷效力,建功立業!你們可有信心和膽量!”

“跟著丁校尉,剿滅匪患,為朝廷效力,建功立業!”韓勇喊了聲。

“剿滅匪患,為朝廷效力,建功立業!”三千人齊聲喊起來,聲震長空。

“韓勇果然是從軍隊出來的,確實機靈,是可造之材。”丁偉滿意地衝韓勇點了點頭。

“好,現在我宣佈任命!”丁偉說完,下面立刻鴉雀無聲,廖化、周倉、韓勇、太史慈等人都激動不已。

“太史慈,我任命你為前軍司馬,統領二百騎兵,你先從這三千軍士中挑選會騎馬的二百人。”丁偉把所有的馬匹集中起來,剛好有二百多匹,於是他決定要組建二百騎兵。

“是!”太史慈大喊一聲,向丁偉行了禮,站在一旁。儘管兵有些少,可那是騎兵呀,在這個時代,二百騎兵,可相當於兩千步兵呀!

“韓勇聽令!”

“在!”韓勇出列,向丁偉非常恭敬地行了一禮。

“我任命你為後軍司馬,統領一千長槍兵!”

“尊令!”韓勇努力壓製住內心的激動,領命下去。從一名普通兵士,一下子升遷為軍司馬,怎麼能不興奮呀!

“廖化聽令!”

“在!”

“我任命你為左軍司馬,統領一千刀盾兵!”

“尊令!”

“周倉聽令!”

“在!”

“我任命你為護衛統領,統領五百侍衛校刀手!”周倉統兵能力一般,但為人忠誠,且武勇過人,因此丁偉會一直將他留在身邊。而且從後世的演義中他聽過校刀手,也不知具體情況,先任命了再說。古時打仗,統帥會經常衝殺,沒有貼身保鏢可不行呀。

“是,尊令!”周倉興奮地有點語無倫次。

右軍司馬之職先空著,丁偉準備將來再建一飛羽營,就是弓弩兵,現在還剩三百多人,自己先練著,有了大將人選再說。

傳令完畢,丁偉便讓各個將領將自己的兵領去,帶上糧草,兵器,衣甲,到指定的地方訓練,至於什長、伍長、百夫長等官職,讓各個將領通過比武等方式決定,最後報到他這裡就可以了。

幾天下來,報批官職、調配糧草,擬定軍法,製定獎懲製度,忙得丁偉是焦頭爛額。他現在太需要一個文書之類的人員了。可是在這個時代,找個識文斷字的人真不容易。他想起了孫乾,可是卻無法找到,沒有辦法。

於是丁偉隻好白天訓練他的飛羽營,順便看看其他人的訓練情況,晚上再乾文書的工作。好在太史慈、廖化等人非常賣力,他們練兵都很有心得。再加上丁偉時不時的加一些現代的思想理論和方法,讓幾個人佩服地五體投地的同時,又讓軍隊的戰力迅速提升。

自從住進軍營,孔融也很少打擾丁偉,不知不覺,三個月過去了。五月份天氣已經完全轉暖,新兵訓練也已初見成效,無論是單兵格鬥,還是配合作戰,都有模有樣。這時,丁偉真正體會到人才的重要性。太史慈、廖化二人的能力的確不錯,在他們指揮下,進行演練的時候,整個隊伍進退自如,攻防有序。韓勇和周倉,隻能說是一般了。然而那些百夫長就差遠了,他們大多都是一文不值,隻是比別人力氣大,或者膽量大而已。依令而行還可以,指揮作戰實在不行。

在這個時代,經常會出現以少勝多的戰例,那是因為主將一旦戰死,兵士再多也會成為一盤散沙,不戰而潰,看來要改變這種現象,不是容易的事。

最近一段時間,丁偉將營中諸事都已經安置妥當,於是經常會參與到兵士訓練中去。一是為了掌握每營兵士的戰力情況,二是為了樹立形象,自私點說,就是他要讓兵士隻知道他,不知道朝廷,將來隻是為他作戰。

丁偉看著這些兵士,他們的作戰能力在不斷地提高,可是這段時間以來,他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到底缺了什麼呢?”前世的他隻是一名大學生,對於軍隊的認識,隻限於影視資料,可以說對軍營一竅不通,因此,他也不知道缺了什麼。

“主公,我們這樣練下去,真正作戰的時候還是不行的,他們必須要見血!”由於丁偉對下屬都很隨和,所以一直言行謹慎的廖化也會給他進諫。

“見血?”丁偉恍然大悟,“對,元儉說得對,我們兵士現在還缺一股殺氣,而這殺氣,必須在戰場上,在生死拚殺中才能練就,光靠訓練是不行的。”

於是,一個計劃便在丁偉的腦海中形成了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尊令!”

“周倉聽令!”

“在!”

“我任命你為護衛統領,統領五百侍衛校刀手!”周倉統兵能力一般,但為人忠誠,且武勇過人,因此丁偉會一直將他留在身邊。而且從後世的演義中他聽過校刀手,也不知具體情況,先任命了再說。古時打仗,統帥會經常衝殺,沒有貼身保鏢可不行呀。

“是,尊令!”周倉興奮地有點語無倫次。

右軍司馬之職先空著,丁偉準備將來再建一飛羽營,就是弓弩兵,現在還剩三百多人,自己先練著,有了大將人選再說。

傳令完畢,丁偉便讓各個將領將自己的兵領去,帶上糧草,兵器,衣甲,到指定的地方訓練,至於什長、伍長、百夫長等官職,讓各個將領通過比武等方式決定,最後報到他這裡就可以了。

幾天下來,報批官職、調配糧草,擬定軍法,製定獎懲製度,忙得丁偉是焦頭爛額。他現在太需要一個文書之類的人員了。可是在這個時代,找個識文斷字的人真不容易。他想起了孫乾,可是卻無法找到,沒有辦法。

於是丁偉隻好白天訓練他的飛羽營,順便看看其他人的訓練情況,晚上再乾文書的工作。好在太史慈、廖化等人非常賣力,他們練兵都很有心得。再加上丁偉時不時的加一些現代的思想理論和方法,讓幾個人佩服地五體投地的同時,又讓軍隊的戰力迅速提升。

自從住進軍營,孔融也很少打擾丁偉,不知不覺,三個月過去了。五月份天氣已經完全轉暖,新兵訓練也已初見成效,無論是單兵格鬥,還是配合作戰,都有模有樣。這時,丁偉真正體會到人才的重要性。太史慈、廖化二人的能力的確不錯,在他們指揮下,進行演練的時候,整個隊伍進退自如,攻防有序。韓勇和周倉,隻能說是一般了。然而那些百夫長就差遠了,他們大多都是一文不值,隻是比別人力氣大,或者膽量大而已。依令而行還可以,指揮作戰實在不行。

在這個時代,經常會出現以少勝多的戰例,那是因為主將一旦戰死,兵士再多也會成為一盤散沙,不戰而潰,看來要改變這種現象,不是容易的事。

最近一段時間,丁偉將營中諸事都已經安置妥當,於是經常會參與到兵士訓練中去。一是為了掌握每營兵士的戰力情況,二是為了樹立形象,自私點說,就是他要讓兵士隻知道他,不知道朝廷,將來隻是為他作戰。

丁偉看著這些兵士,他們的作戰能力在不斷地提高,可是這段時間以來,他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到底缺了什麼呢?”前世的他隻是一名大學生,對於軍隊的認識,隻限於影視資料,可以說對軍營一竅不通,因此,他也不知道缺了什麼。

“主公,我們這樣練下去,真正作戰的時候還是不行的,他們必須要見血!”由於丁偉對下屬都很隨和,所以一直言行謹慎的廖化也會給他進諫。

“見血?”丁偉恍然大悟,“對,元儉說得對,我們兵士現在還缺一股殺氣,而這殺氣,必須在戰場上,在生死拚殺中才能練就,光靠訓練是不行的。”

於是,一個計劃便在丁偉的腦海中形成了。

Advertisements

Advertisements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